菜单

瓷板画 > 瓷板画名家 > 清王凤池浅绛彩松鹤图瓷板画

清王凤池浅绛彩松鹤图瓷板画

2020-11-27作者:曹淦源来源:收藏

  近年来,国内收藏界掀起一股浅绛彩瓷热潮,淘出不少佳作,发表了多篇可读性美文,从而使浅绛彩瓷更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一年多来,笔者数次往来赣粤两地,观赏到许多藏品,广州王先生收藏的王凤池浅绛彩松鹤图瓷板是其中一件珍品。

  王凤池(1824 -1898年)字兆木,号丹臣,湖北兴国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年)署南康知府。尝至白鹿洞书院讲学,著《福云堂诗稿》。该浅绛彩松鹤图瓷板高44厘米,宽24厘米,釉面有少许橘皮状折皱,整体仍光润匀净。此瓷板曾刊载于赵荣华主编的《瓷板画珍赏》一书中。

  浅绛彩与古代景德镇的粉彩、五彩、青花等品种相比,彩绘工艺较为简单,更适宜表现绘画性的审美特征,加上作者题诗、钤印,增添了文入画的特色。于是在晚清民国之际,一批二三流的画家和有一定绘画功力的民间艺人纷纷投身此道,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绘于各种各样的器型上,成为浅绛彩瓷艺的鼎盛时期。但是,要在浅绛彩瓷上表现文人画的特色,而不是以简单的"墨戏"去表现表面的形式,必须以彩绘工艺技法表现出绘画性的"理、趣、气"等内涵,而且中国画特别强调作者的学养、功底、天赋、气质、情操等方面契合的高度、深度和纯度(如陈衡恪《文入画的价值》之"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为文入画四大要素),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考察,出自翰林院庶吉士的王凤池在陶瓷绘画领域,应是近代第一人吧。

清王凤池浅绛彩松鹤图瓷板画

  该松鹤图瓷板画构图简明而丰富。松干呈"S"形,盘郁撑空,松针浓密如盖。白鹤回首橙根下的灵芝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更牵动观者的视线关注到作品隐喻的深意中。与松风、鹤舞做动静对比的磐石突兀在下方起稳定坚固的作用。松鹤芝石等景物造型准确,体态生动。前后穿插的松枝和交织覆盖的松针衬托起欲舞的白鹤,鹤姿轻盈而高雅,松树苍郁生风。其用笔精细而苍劲,画松树干和树皮的粗笔沉着厚重,画鹤羽的细线流畅自然;石上略作皴笔,点缀些丛草和苔叶,也显得老练精到。画面设色清雅、苍润。以绿为基调,青翠、深蓝、浅绿、淡赭辅之,映衬出鹤羽的纯净高洁。丹顶也十分醒目。综观此瓷板画,其陶瓷彩绘技艺娴熟,作者熟练掌握了陶瓷彩绘的材质和工具,调配的料色干润适中,色料细腻,染翰铺毫运用自如,即便难度较大的细线在作者笔下亦似春蚕吐丝。从这方面推测,作者是善绘浅绛彩瓷板画的高手。

  浅绛彩松鹤图瓷板画不是把文入画"墨戏"简率地移植在瓷面上,而是表现出有工艺性的"理"、绘画性的"趣",文人品味的"气",雅俗共赏,又蕴含着文人的艺术修养,包含了作者潜心陶瓷绘画的文化艺术气息。

  瓷板上题款云:"丙申(1896年)夏,鹤舫仁兄大人雅玩。筱沆倩丹臣作。"白文印章"印"."鹤肪"二字彼人为地抹掉,在斜光映照下可隐约辨识。"鹤舫"为何人的字或号,待考。因受赠者的字或号中有一个"鹤"字,此瓷板画以鹤喻人,颇为用心。

以上就是“清王凤池浅绛彩松鹤图瓷板画”的全部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cichabei.com/article/140.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作品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