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瓷板画 > 瓷板画名家 > 汪野亭瓷板画之题材

汪野亭瓷板画之题材

2020-12-02作者: 黄文文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汪野亭先生作为瓷板画史上著名的大家之一,他的山水瓷画,上色清朗,意境超然而飘逸,用笔细致而通畅,成就卓然,达到了山水瓷画的巅峰状态。从汪野亭瓷板画的题材中,品评其高雅的趣味,飘逸淡泊的隐逸情怀,禅意深远的佛教心境,探讨他作为一个文人画家的雅趣以及其画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含意。

  汪野亭先生的瓷板画作题材非常丰富,在看到的汪野亭的60幅画作中,描绘了12种对象,有山有水、有木有石,有船有桥,还有一些草庐茅舍等。在他的画作中,山水林石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次是茅舍、草庐以及居于山水之中的隐士、僧侣,再次是船、桥等。在他的画作中,这些要素不可分割,自成一体,并在这种相互渗透中体现出他独有的审美精神和趣味。

汪野亭瓷板画作品

  一、山水画中透露出的高雅趣味

  王大凡与汪野亭先生同作为“珠山八友”的成员,他们的交往比较密切。王大凡曾写了一首诗来记汪野亭,曰:“烟水苍茫叠叠山,孤云未许俗人攀,闲中每喜寻僧语,静里常思学驻颜。”这首诗简略概括了汪先生画作的特点和客观描述了汪野亭先生淡泊、飘逸的生活。汪野亭先生钟情于山水画,他的画作中极致地描写了山水的种种状态。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60幅画中山水石林所占据的比例,山、水出现的次数分别是58次和57次。我们可以从其出现的频繁程度看出,汪野亭的画作可以称之为山水画,而他本人也可以称之为山水瓷板画家。汪野亭先生开始学习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的绘画技巧,随后他对明代沈周、清代石涛的名作的品读思考也给他的画作注入了新的元素。汪野亭先生“以‘传芳居士’为其艺名雅号,设‘平山草堂’画室”,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极为崇拜石涛的,在汪野亭瓷板画创作中期,他很好地将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创作中来。

  汪野亭先生的山水瓷板画中描绘的山多为气势磅礴、云雾缭绕的名川大山,水多为奔腾而下的瀑布以及辽阔的大江湖泊。如画作《山清水秀图》、《青绿山水图》、《秋山论道图》等,不仅体现他自己的高雅心境,也表现了他淡然飘逸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孔子在论述山水等一系列自然景观的美时曾说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尤其赞赏石涛那种游遍奇峰的绘画精神。同时,他也喜欢严谨规矩的宋人山水画。可见,他的瓷板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精神境界的人对不同的自然景物的选择各有自己的爱好,而这种爱好便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和智者在山水中所看到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智者在水的形象中看到了符合自己道德审美的特点,那就是”动“,而仁者则从山的形象中感受到了与自己道德品质相对应的特点,那就是”静“.另外,朱熹也从同样的角度阐明了孔子所表达的意思:”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刘向在《说苑?杂言》中的两段话更加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思想:”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以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木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矣。(据《孔子集语》引《说苑·杂言》)

  山和水是文人墨客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和观照对象。画家之所以在画中描写山水,是因为他们认为山和水具有一些象征人道德高尚的特点,比如山的肃静,水的灵动。自然山水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是美好的,除了它们是属于自然,拥有自然美之外,还在于审美主体赋予自然界某种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因此,自然美就不是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人性境界的延伸,这种美是带有人的主观意识的美,人们由于在观赏山水中感受到了这种象征道德品质的内容,所以能够体会到愉快的心情。山水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心理结构、审美取向和价值意向,构成了特有的文化系统。

  汪野亭先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细心体会自然山水的各种特征,从而感悟到它们的自然属性。在此基础上汪野亭先生将自然属性和人类属性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画作中充分体现自然和人类的精神相通之处。如他的《荒郊野亭图》,主要描绘了溪山烟雨的景色。画中山色朦朦胧胧,远处的山形似有还无,云雾缭绕;茅草野亭,隐藏在似松似柏的杂树之中,此亭应该是为路人而设,主要作用是为路人提供一个可以遮风避雨,劳累歇息的场所;画中的小溪可能是因为连日的磅礴大雨,水道已经满了,水在桥下流淌着,仿佛可以听见流水的声音。远方有一条小径至桥头曲曲折折伸向了树丛深处,好像在召唤行人去幽深的远方。画中的景物使人感觉身临其境,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其题画诗所云:“谁将笔墨写秋山,点缀烟霞尺幅间,欲访高人在何处,寒林渺渺水潺潺”。汪野亭先生的山水瓷板画自然舒畅,潇洒细致,细品之下,别有一番风味。

汪野亭瓷板画作品

  二、飘逸淡泊的隐逸情怀

  汪野亭先生为人温文尔雅、和善谦虚、勤奋好学、生活也很简单。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和文人、隐士、僧人、道人等一起相互探讨佛理,打坐念经。

  很多材料都表明,每次他去深山开始作画的时候,都会到山中的寺庙禅房、草庐茅舍等喝喝茶,歇歇脚,与一些方丈隐士等探讨如何才会拥有摈弃凡俗的心境、高尚纯粹的灵魂,以及如何以此来进行绘画创作。因此他的画中也涉及了比较多的人物,如隐士高僧,凡世俗人,渔人等等,同时也描述了不少的茅舍和草庐。在粗略的统计下,发现人物在画中出现了44次,其中隐士高僧等出现得非常频繁,如《高士论道图》、《平岗远眺图》等。茅舍在画中出现了31次,草庐出现了8次,这些隐居之所总共出现了39次。

  人物的出现和山川相互映衬,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隐士高僧的出现将已有的山水衬托得更加生动和幽静。一直以来,文人雅士便倾心于山川湖泊,醉心于大自然之中,想忘却一切的烦恼忧愁,隐逸的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的渴望,山水丛林成为了他们最向往的精神寄托和居所。

  为数不少的雅士都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羡慕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命状态。在庄子“逍遥”思想的影响下,有些隐士半生将自己的灵魂交托给大自然,在山水中寻找着自我和心灵的归属,以求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大自然中的宁静和安详与社会政治的激烈形成了强烈对比,士人开始希望隐居到田园山水之中,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隐逸情怀在其中便有了非常深刻的体现,这并不是一种避世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对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更是洗净铅华后彻底的淳朴。

  汪野亭先生的画作中描绘的人物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境:二人坐在在草庐或岸边倾心交谈、下棋深思;一人或两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抬头远眺,欣赏美景;又或者在秋意甚浓的季节中访问故友。又或一叶扁舟,撑船出行;又或者岸边一翁垂钓,仿佛时间和空间都在此寂静了下来,有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美感。如画作《观瀑图》,此画描绘了夏日江南的美丽,体现了山苍苍、树莽莽的景致。

  在美景之中,着重描绘了高士的生活。山岗上绿树成荫,一舟泊岸边,舟内有两个高士相对而坐,好像是在低语,又好像是在下棋,神情悠然自得;再往远看,映入观者眼帘的便是前方的瀑布了,瀑布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其生动的写照。瀑布右边的山石上,有一亭兀立,亭前似有人在细细观赏瀑布,似乎沉浸在对过去未来的遐想之中;另外,似乎有几座草舍隐于烟云笼罩之中,山峦起伏,山腰间云横雾断。

  汪野亭的山水画中融入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进而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画家的高雅的心境和隐逸的胸怀。另外,除了一些隐士高僧外,还有不少世俗大众,这样便将山水变成了”可居可游“的地方,山水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也大大拉近。山水不再只是文人隐士的专属地带,它因有了世俗大众的参加变得生趣盎然,多了一些亲切感和趣味,而文人雅士的参与又使得山水中多了一些书生文气。隐士们的居所位于深山之中,或者坐落于山脚下,远离俗世的干扰,得到了肉体和心灵的净化,他们的内心平静而柔和。茅舍一般使用稻草和木石修筑而成,与自然紧密融合。

汪野亭瓷板画作品

  三、禅意深远的佛教心境佛教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为汪野亭先生的美学思想做了极大的铺垫,同时也夯实了他的绘画创作理论。每当汪野亭先生的灵感有所闪现时,他总是立刻拿起笔开始描绘那些山水,而这些山山水水的神韵就在他的笔下慢慢变成意境高远的作品。有时候,汪野亭先生看到自己的画作,甚至无法说出到底是受到了什么思想的影响,”是儒,是佛,还是道?“更难以明确说明白画中的山水,木石,小桥是具体的哪一地方了。汪野亭先生有一首小诗证明了这一点:”秋色苍茫草木凋,霜叶采得半肩挑,深深落叶迷行径,莫知何峰与路桥“。另外,汪野亭先生在1942年创作的《古刹钟声图瓶》,上面的题诗曰:”古寺晨钟响入云,客帆风正洗潮平,林泉到处皆名胜,山水之间有妙人“,也可以作为佐证。

  汪野亭的瓷画中也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禅意,这与他平日信佛、礼佛是分不开的。”禅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发展的产物。禅是一种宗教形式,同时也是心灵哲学,它与文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禅是超越的、神秘的,因为有了禅,中国文化才有了动人的神韵。唐代是禅宗比较盛行的时代,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重视个人真实的体验,强调内心的思考,重视自我对凡尘的超脱,认为人应该沉浸在大自然中并获得对人生的领悟。在禅宗的教义中,人本身就是洁净而虚空的,根本无所谓世俗的玷污,只要能够正视心中的本意,就能省悟,进而达到一种潇洒淡然的自由境界。随后,禅意便逐渐与一些士大夫相联系,甚至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加上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赞同那种逍遥自然的价值观,又推崇雅静悠然的审美情怀,所以对中国艺术方式的转变和佛教文化的融入产生了促进作用。后来,画家们在绘画中就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这种抽象的思维方式,文人画家与禅师交往日益频繁,在禅宗的推动下,掀起了追求飘然淡逸的审美情趣的风气,如泛舟湖上,月照江山,渔舟唱晚,雨中行吟等,这些主题与禅意的挥发息息相关。平淡、幽深、闲适等成为文人画家审美的主要思想。而”淡然之心“与禅意、心境都是无法分割的。禅境是委婉、模糊的,无法言语的。绘画中禅境的妙处就表现为一种空灵飘忽的意境。徐建融在《法常禅画艺术》中说:”开卷都是一片光霁,扑人眉宇,眩人心目。

  令观者通体透明,几欲化去,渐渐地才幻现出若有若无、迷离旷荡的村落、树影、渔舟、山色,这一切最终又还原至空明中。画尽意在,思在象外。整个画面融合在一种变幻灭没的禅意中,涵浑出一片具有无限深蕴的觉悟空间。汪野亭先生的《苏堤春晓》、《溪楼听雨》、《湖滨策杖图》等画作都蕴含了一种深刻的禅意。如《苏堤春晓》远景写山峰叠翠、湖光荡漾,中景写山涧的凸出的台地,还有水渚岸畔有茅屋数间,用竹丛杂树稍稍的点缀,在湖上还有小桥一座,依稀有行人赶路,近景绘三株梨树,树繁花茂,生机盎然,展示了闲适,愉悦的生活状态。金岳霖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非常透彻:“最高、最广义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入个体,或者个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的差别,从而达到个人和宇宙不二的状态。”汪野亭绘画的旨趣,在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自然是人的一部分。因此他的绘画,不求逼真,而求物与人合,人与物通。几株枯木,几竿修竹,几朵兰花,几树老梅,几抹云气,几处流泉,无不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无不流露着绘者将己心融于自然之物的迹象。将天人之思融会于一纸水墨,故云中国绘画画山水,非是画山水,以五色之墨勾斫,实在是写人心。

  汪野亭先生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凭借着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入了解和极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不仅将西方的水彩画、油画的优点加以吸收,而且平时乐于去总结前辈先人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如汪野亭瓷板画艺术作品中,画青绿山水往往因为瓷器烧制过程中青绿色料的层次变化而显得生机清新,而画墨彩山水时又因瓷器本身的晶莹温润而更易表现出水墨淋漓的特点他潜心研究摸索工艺材料的性能,通过几十年的钻研,汪野亭先生将山水瓷板画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完善,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汪野亭先生的画作独树一帜,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后人尊他及后人的作品为”汪派山水“,对绘瓷艺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黄文文(1989-),女,湖北枣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文艺学。

以上就是“汪野亭瓷板画之题材”的全部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cichabei.com/article/148.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作品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