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瓷板画 > 瓷板画名家 > 刘雨岑瓷绘山水人物之谜

刘雨岑瓷绘山水人物之谜

2021-04-12作者:林亦秋来源:艺术市场

  民国初期,由于受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绘画方法便由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转化为焦点透视,所绘山水、人物、翎毛、花草也更具立体感。此时,新的绘瓷颜料也输入了,瓷器彩绘开始由浅绛彩蜕变为色彩鲜艳的粉彩画,因为原料及画法与过去传统粉彩不同,故此称新粉彩。此时绘瓷的代表是潘宇和汪晓棠,山水、花鸟、人物都画得极其精湛。潘宇(1887-1926年),江西鄱阳人,其所绘人物均重神似而不刻意求工,作品笔法清新秀丽,格调淡雅,主题突出。后与汪晓棠(1885-1924年)创立了新粉彩的瓷画流派,开办瓷业美术研究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王大凡、汪野亭、刘雨岑、程意亭等,再加上后来的王琦、邓碧珊、田鹤仙、徐仲南、毕伯涛、何许人等并称珠山八友,可惜潘宇与汪晓棠英年早逝,不足四十岁便撒手尘寰。

刘雨岑瓷绘作品

  八友中年纪最小的刘雨岑(1904-1969年),在1921年师从潘宇先生,开创了他40余年的陶瓷艺术生涯,在长期的花鸟创作上,以工笔手法绘出的花鸟、草虫,画工精美,栩栩如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他艺术上的高峰期,而此时他也以生动精彩的翎毛、草虫画驰名遐迩,奠定了其在瓷画艺术上的地位。可惜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中,刘雨岑于批斗中精神失常,脑溢血突发辞世。

  1980年,笔者买到一个粉彩人物瓶,高20公分,画的是一个执剑而行的中年书生,身边一个童子相随,瓶身下部有红印记“雨城写”,足底则为一红色印章款“饮冰斋”。同好看过都齐声称赞,只是当时大家的鉴赏水平不到家,一直看不出花瓶的绘者是谁。十年后,来自香港的关善明在新加坡举办了一个瓷艺与画艺展览,把他珍藏的珠山八友的精美瓷器展示于世人面前。我虽然在早几年也以低价买过珠山八友中汪野亭、王大凡及邓碧珊的瓷绘,但关先生的藏品很全面,所有八友的瓷绘品尽数上阵,令人大开眼界,同时也认识到刘雨岑的工艺技巧,因此才恍然大悟,原来雨城及饮冰斋是他的名号及画室名。

  但刘雨岑是以画花鸟出名的,在所有他作品的图录中,还不曾见过他的人物画瓷绘。因此,也无法断定这个人物瓷瓶是不是刘雨岑的作品。

  去年,买了一本《民国瓷器》(老古董丛书/铁源主编),内页收录了许多瓷器彩图,仔细阅读后,终于看出了端倪。在《民国瓷器》58页,刊出一对瓷板,其中一片所绘的执剑书生与小童的画法与笔者这个人物瓷瓶刚好雷同,只是方向相反,瓷板的绘者正是潘宇。

  且资料显示刘雨岑原名玉成,一度改名雨城,以后常用“雨岑”题画。他的私人画室早期(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名“饮冰斋”,后期改称“觉庵”。以款识鉴定,粉彩人物瓶的绘者,正是刘雨岑。只见用笔纤秀,可谓一秉师承。潘宇逝世于1926年,也符合刘雨岑临摹老师画作的时期。

  起初,还有点纳罕,刘雨岑擅画花卉、翎毛,创作了许多漂亮的陶瓷粉彩花鸟画作,很难想象这个人物瓷绘瓶是出自他的手笔。后来,再经过一番反复思考,终于得到一些支持的论据。

  潘宇本身擅长画人物,兼通花鸟、山水。有些弟子可能多方面钻研,然后再根据各人所好所学,逐渐固定绘画题材。例如汪野亭以青绿山水著称,早期也画花鸟。程意亭以花鸟出名,早期也习山水。因此,如果看到汪野亭的花鸟瓶或是程意亭的山水瓷板,我们不能单凭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把它们一概列为伪作。

  (提要:在民国二三十年间,景德镇绘瓷人才辈出,红店林立,而环肥燕瘦,各擅胜场,一般艺人的作品虽艺术水平较差,也仍旧可卖出,以资糊口,因此那时期也少有模仿名家作品的恶习。一直到民国末及20世纪50年代后,才有应市场所需而大作仿品,以期让一些买不起真品的小市民也能做精神安慰,但后期仿品胎质不纯,釉彩枯晦,而且笔法拙劣软弱无力,书法无神,用色龌龊。)

刘雨岑山水瓷板

  无独有偶,我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也一时兴起,以当时颇为高昂的价格买下四片刘雨岑的扇形山水人物瓷板,多年来喜不自胜,乐在其中,直到最近有南昌来客,竟提出疑点。该四片瓷板皆不署名,只以红色印章“饮冰斋”、“雨城”、“雨翁”盖款。画的是青绿山水,泛舟人物,但见烟波浩淼,天水一色,空漫轻灵,人物以意为笔,神采飘逸,让赏者一看,心旷神怡。南昌来客从事古瓷业买卖多年,自有其眼光。他们却一直认定这四片山水瓷器是民国产品。因为,把瓷板木框的背板掀开,看其后不上釉的胎质,细致洁白,兼带脆性,这正是民国瓷的特征,反而是后期仿品的胎料带灰带黄,并不纯净。还有这彩釉山水的表层,一定上了一道泛着蛤蜊光的保护釉,使其不脱色或掉釉,据说这道保护液很贵,后期皆少用。而且民国时期所用的釉彩都熠熠闪亮,不似后仿的干涩呆滞,但他们却认定这是民国时仿刘雨岑的作品。因为刘雨岑以花鸟出名,若仿花鸟很容易被看穿,但话说回来,若当时要仿刘雨岑,就应画他得意的花鸟草虫,以其成名作品冒牌,才容易脱售以求高价呀,又何苦做这种冷门的山水,令人起疑?更何况另一南昌客也提到,他见过刘雨岑的山水作品是更似汪野亭那种四王风格的崇山峻岭,草木葳蕤的风貌,绝不如此清逸。

  刘雨岑因系潘(萄宇)之弟子,得名师指点,故二十几岁(民国二三十年代)即入名家之列。但严格来讲,其早期作品还是以摹拟乃师风格为多,个人风格并不明显,中期作品始见个人风格,尤其是在前人立粉洗染法基础上创“水点桃花”技法后,不仅在粉彩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而且终成一代名家。显而易见,从这四片扇面瓷的盖章来看,它是刘雨岑早期所用,那潘(萄宇)的山水风格又如何?这就是我们要抽丝剥茧,以期印证的工作了。

  潘(萄宇)的山水作品不多见,但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画作时见士气,往往上溯宋元。他偶尔一见的山水画作,常以宋人李成笔法双勾绘枯树老槎,取景则以北宋宗室子弟赵令穰为师。赵令穰以画平原小景、池坂坡塘而独树一帜于两宋画坛。因此潘(萄宇)的山水取景空阔旷远,大块留白,以示关山无尽之意,一抹云山横亘天外,坡塘老树隐于烟霭之间。近景则以细致精丽之笔,绘三两人物或是泛舟,或是憩息林间,笔墨无多却又令人有山岚弥漫,天穹苍茫之感。刘雨岑这四片扇形山水画,坡坂汀渚小景,相当清丽别致,充满江湖烟云意境的画趣,所绘人物、树木、船只等用笔简约而形神俱足,柳枝摇曳江畔,犹有落叶飘零,水波粼粼,枯树槎枒,盘错交杂,如虬龙行空,古意盎然,而人物更似乃师那种减笔形态却神采奕奕的味道。

  综上所观,刘雨岑这四片瓷板画,与潘(萄宇),甚至北宋的李成、赵令穰的画风,可谓说是对号入座,如假包换,确定是刘翁的作品无疑。

  何况在民国二三十年间,景德镇绘瓷人才辈出,红店林立,而环肥燕瘦,各擅胜场,一般艺人的作品虽是艺术水平较差,也仍旧可卖出,以资糊口,因此那时期也少有模仿名家作品的恶习。一直到民国末及20世纪50年代后,才有应市场所需而大作仿品,以期让一些买不起真品的小市民也能做精神安慰,但后期仿品胎质不纯,釉彩枯晦,而且笔法拙,劣软弱无力,书法无神。

  不久前,我在一个藏家手上,看到一个约四十多公分高的赏瓶,画的是花鸟,五彩缤纷,题诗署名是刘雨岑。这老藏家言之凿凿,一口咬定是刘雨岑原作,原来这瓶底圈足中有一个椭圆形的红色小印章,上写“江西景德镇制”,这真是景德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常用的出口标记,那这花瓶的历史也肯定是那个时期,即刘雨岑还健在的时候生产的,偏是那时刘雨岑名气日上中天,人气大旺之际,也是仿品大行其道之时,这瓶的画工,仔细推敲,漏洞百出,花鸟布局紊乱,构图手法低俗,所作书法也不似刘氏手迹,该是赝品无疑。

  因此,当今珠山八友的瓷绘作品,在拍卖市场炙手可热,藏家们惶然争购,在获得一件八友的作品时更应步步为营,善加鉴定,以免破财摧心。但在判断一件作品的真伪时,又不能道听途说,而必须小心考证,大胆假设,然后通过浩瀚无际的艺术与历史的资料中,上下求索,才不会以假乱真,或把真品湮没,打入地牢。

  我综合了上述的考究结果,再一度请教于南昌的专家们,他们终于也接受了我的看法,点头称是,同意了这四片瓷画是刘雨岑真品。而我也元气大丧之余,终于松了一口气!善哉。

以上就是“刘雨岑瓷绘山水人物之谜”的全部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cichabei.com/article/249.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作品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