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是近代中国景德镇陶瓷业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艺术特色是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率先把文人画的艺术运用到陶瓷上来,把诗、书、画、印与制瓷工艺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淡雅清新俏丽的新粉彩瓷板画。
汪野亭(1884~1942年)为民国时期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名平,字元鉴,号平山、平生、老平、传芳居士,亦号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乐平人。1906年在鄱阳就读于江西省立窑业学堂,师从张晓耕、潘匋宇学花鸟画。25岁完成学业后至景德镇从事专业绘瓷。后改学山水,初仿清初“四王”,继而学石涛。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为粉彩青绿山水。
汪氏早期瓷画亦受程门一派浅绛山水的影响,程门是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以“文人画”入瓷的先驱。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汪野亭的山水以工笔转向写意,主张“以形写意”,逐渐形成其山水瓷画的鲜明个性,笔力爽劲,设色幽淡明润,意境清雅隽永。尤其他晚年的作品,笔疏意旷,形象洗练,具有简洁空灵之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意味深长的艺术美感。
民国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
粉彩瓷板《春江晓渡图》,题款“春江晓渡,民国十九年春三月十日,仿石谷子大意于珠山客次,汪野亭”,下钤“平章”朱文方印,为汪野亭47岁时之作,曾收录于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耿宝昌、秦锡麟主编的《珠山八友》上卷。该瓷板画长38.8厘米,宽25.3厘米,为陶默斋珍藏。
《春江晓渡图》瓷板上绘青绿山水,景色优美动人,婉蜒曲折的江流使人联想到刘禹锡“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但见花红柳绿,水碧山青。江左岸几株大树荫郁葱茏,树间两栋茅屋半藏半露,屋后树木簇拥,浓荫一片。江右岸一山岩突兀,岩顶杂树丛生,一座古塔耸立其上,古塔与江景互为映衬,令人遐想联翩。山脚下隐约可见几户渔家,一排小船停泊江边。离江岸不远处一渡船缓缓离去,船头两位高士谈兴正浓。此瓷板画运用短披麻皴描绘山石,笔法秀劲洒脱,色彩明快清雅,意境淡远隽永,是汪野亭瓷板画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