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瓷板画 > 瓷板画百科 > 南宋山水画的审美风格

南宋山水画的审美风格

2022-01-02作者:张浩钇来源:美与时代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在当时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画家个人创作的影响下,南宋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北宋山水画气势雄浑、规整严谨的风格相比,南宋的山水画更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展现其内在的文化韵味和诗情画意。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南宋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构图形式和意境表现上。南宋山水画在笔墨上追求“简”,通过“斧劈皴”的手法体现笔墨的苍劲,在构图形式上注重“边角式”构图,在意境的表现上讲求“虚实相生”“画中有诗”。

  南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是时代的产物。绘画本身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写意性,南宋时期的画家受到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等多重影响,创作的绘画作品形成了独特且丰富的审美风格。本文从笔墨语言、构图形式、意境表现三个方面来分析南宋山水画的审美风格,为绘画创作提供方法借鉴。

  一、南宋山水画的缘起背景

  宋朝时,统治者重文轻武,知识分子的地位较高,他们在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同时也进行着文艺创作。因此,宫廷艺术迅速发展,一大批专注于山水花鸟的画家在宫廷中诞生,他们注重细节的刻画、局部的描摹,传达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展现山水画独有的审美风格。

  南宋时期出现的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是当时山水画发展的文化因素。首先是禅宗的影响。禅宗思想从唐代发展到宋代,愈渐流行而且宗派众多,超越了其他的佛教派别。禅宗的教义与中国老庄哲学有相通之处,都要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这便使画家更青睐于山水自然的创作,烘托空灵、幽深的审美意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上的解放。

  其次是理学思想的影响。南宋时期盛行的理学思想实现了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讲求探究事物内在的“理”,以达到对宇宙之“理”的把握,即“格物穷理”。对画家来说,“格物致知”要求他们在创作的同时把握客观世界的面貌,以宽大的胸怀去领悟自然界内在的生命规律。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和不断积淀的文化心理,南宋的山水画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出人生哲学,这也是李泽厚所说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体现了审美的“天地境界”。

  二、南宋山水画的笔墨风格

  历经时代的发展,南宋山水画的笔墨逐渐由“繁”到“简”。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为代表,他们将北宋繁杂、冗长的笔墨以及全景式的描绘转变为用简单的笔墨进行勾勒,同时注重描绘“边角式”的景色,这便产生了与“边角式”相适应的笔墨皴法。

李唐《万壑松风图》.jpg
李唐《万壑松风图》

  最先表现这种独特笔墨风格的是李唐,李唐南渡后改变了北宋时期以山川布满画面的构图样式,讲求删繁就简,善于用刚劲的笔法来表现山川雄伟的气势,创立了刚劲猛烈的“大斧劈皴”法,所描绘的山石质地坚硬,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他的《万壑松风图》所采用的就是山石皴法,以此来表现不同的石质。近山的山石皴法清晰,远山的山石皴法横置且多呈平行之势,远山近山相互交错,给人浑厚、充实之感。作者在此基础上又利用淡墨勾勒,使树叶浓密苍翠,呈现立体感。

马远《踏歌图》.jpg
马远《踏歌图》

  李唐的“大斧劈皴”法被马远和夏圭继承下来,马远的《踏歌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陇上踏歌而行,整个画面气氛显得欢快清旷。对于山的主峰,马远运用了“长斧劈皴”法,将山峰的高耸和石头的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顾细节的真实程度,展现被风格化了的自然,对远处的山峰使用线条勾勒,近处的山峰运用墨色渲染,树木、楼阁仍使用线条表现,突出自然景物鲜明的轮廓,展现画面背后的诗意。

  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描绘了晴日里江南的湖水和山川,图中有山石、楼阁、村舍、茂林、渔舟、长桥等。作品中的山石主要运用“侧锋皴”法、“大斧劈皴”法进行描绘,先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再凸显出山石坚硬的质地。与此同时,夏圭还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墨色,使远景的墨色较为清淡,近景的墨色较为浓厚,近景和远景的墨色交叉使用,使画面水墨交融,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烘托出清静悠远的意境,具有空灵的美感。

  三、南宋山水画的构图风格

  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经营位置,是画家根据自己所要创作的题材和主题思想,将画面中出现的事物进行合理组织安排,构成完整的画面。南宋时期,统治者的软弱和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南侵影响了当时绘画的创作风格。南宋山水画构图由北宋时期的全景式构图演变为“边角式”构图,以马远、夏圭为主要代表人物。

  所谓的“边角式”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只出现对象的一个部分,比如一段树枝、一个山头,以此来表现出特定的诗意与情感。马远的作品就多采取“边角式”构图,李泽厚认为马远作品空间感非常突出,其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心旷神怡,因此马远又被人们称为“马一角”。

马远《梅石溪凫图》.jpg
马远《梅石溪凫图》

  马远的《梅石溪凫图》是山水与花鸟相结合的小图景,仅仅画了一小湾湖水和湖边的一角,左侧梅枝从石壁缝隙穿出,上边的梅枝沿崖壁悬空而挂,营造出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右下方是一湾春水,水面上群凫游动,互相嬉戏。虽然作品呈现的是局部画面,但是却渲染了清新、欢快的意境。在《寒江独钓图》中,“边角式”构图的特点更加明显,画面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水面微波,剩下的都是空白。画面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氛围,营造出萧瑟寒冷的意境,其中的空白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意味,这就是“边角式”构图的艺术魅力。

  夏圭的画也能体现“边角式”的构图特征。他的《松溪泛月图》在构图上留有大量的空白,近景是松树,远处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四个渔翁泛舟江上,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渲染出空灵、幽深的意境。这种边角裁剪的构图方式,加上以简单的笔墨勾勒出的四个点景人物,使画面灵动巧妙、富有生机,呈现出浓厚的诗意。

  四、南宋山水画的意境表现

  (一)“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南宋的山水画中是表现意境的手法,留白、空白就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所谓的“空白”就是指画面“虚”的地方,没有一点墨色和其他色彩。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空白对于画面的经营位置即构图来说至关重要。在画面中留出一片空白来渲染深远的意境,可以减少全景式构图给观者带来的压抑感,使观者能够直接对画面主体进行审美观照。与此同时,空白又能够辅助画面起承转合,使画面中的景物相互呼应,形成画面线条的节奏感。

  南宋山水画的构图风格是“边角式”,空白之处比画面主体部分更有意味、更有空灵美。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完美诠释了“虚实相生”的艺术特征,画面中除了一叶扁舟和一个渔翁,其余大片都是空白。画面虚实结合、相互对比,烘托出萧瑟寂寞的氛围。此外,四周的空白除了衬托萧瑟的意境,还能让人想到“孤舟蓑笠翁”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空白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宗白华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也就是说,艺术家所创造的景为“实”的一面,情感则为“虚”的一面,情景交融所创造的意境就是虚实的结合。在南宋山水画中,画家能够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心灵来包容万象,以笔墨来构造空白,他们将主观的生命情感与客观的自然景物相互交融,以此来营造空灵、幽深等意境。

  (二)“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是由苏轼提出的,他主张“诗”与“画”相互渗透。从山水画的表达来说,“画中有诗”指的是画面的抒情性,是画面中所蕴含的诗意以及所营造的意境美,体现了景物与情感的交融统一,诗意与物象的和谐统一。

  南宋山水画的诗意,首先体现在画家的空间意识上。中国画在空间意识的表现上,并不是将视野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而是体现宇宙感的特点,用心灵来领悟宇宙的空间万物。即使是“边角式”的小品画,通过留白的方式也能够体现画家的审美心胸以及包容万物的宇宙空间意识。因此,南宋山水画通过情与景相互交融,构成了具有诗意的画面,烘托出清新悠远、田园牧歌式的优美境界,而这正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归宿。这种境界表现了画家悠闲恬淡的隐逸情怀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其次,这种诗意体现在画面的情趣中。南宋的山水画家,在创作的同时也投入了自身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画面情景交融。同时,南宋的山水画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并通过“边角式”的构图强调对局部的描绘,以此凸显画面的情趣,营造优美的意境。此外,南宋的小品画能够体现生活的情调,比如扁舟、渔翁、隐士等,这些意象都回避了社会矛盾,回归到一种隐逸的理想生活状态中,更接近人们原本的生活面貌,从而引起观者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诗意人生的追求。

  五、结语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南宋时期是山水画成就的高峰,在当时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画家自身绘画风格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南宋山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猛烈奔放的“大斧劈皴”法构成了南宋山水画“刚劲有力”的笔墨特征,承载着山水花鸟的“边角之景”开创了与前代截然不同的构图形式。南宋山水画以画面主体与空白形成对比,由有限到无限,虚实相生,自成妙境;以诗意的画面来呈现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体现了诗画相融的审美意境。总之,南宋山水画以具有创意的皴法、独特的构图形式和充满诗意的意境表达方式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南宋山水画的审美风格”的全部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cichabei.com/article/317.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作品
电话/微信:136-5798-8982